
兴业第一位女业务员
本报记者 张守艳
2000年的一个寒冬,凌晨1点,厉艳玲和同事共带着11辆满载卷板的配货车又一次出发了。此行的目的地是寿光,大约7个小时的车程,上午8点到达客户公司,卸货,拿款,再赶回日照,不耽误第二天的送货——厉艳玲在心里默默盘算着。
当车辆行驶到五莲县时,道路坑洼不平。颠簸前行中,车辆轮胎爆裂,陷进了还没硬化的土路里。进退两难。“这边的配货车走不了,心里又惦记别的货车,他们到没到?有没有私自卸货?没有手机联系不上,干着急!”车上只有厉艳玲和司机两个人,她快速冷静下来,与司机商量后决定,司机负责换备胎,她搬石头垫路,想办法把车弄出来。
严冬,黑夜、荒野,赤手空拳,凄冷无助。但想到客户的用货需求、想到有可能损坏的兴业形象和信誉,厉艳玲周身充满了力量。她将附近能搬得动的石头,一块一块都搬过来,愣是凭一己之力,垫了10多米的石头路。最终,车辆开出了深坑,她喜极而泣。那个凌晨明明天寒地冻、朔风凛洌,然而留给她最深刻的记忆,却是自己湿透衣衫的一身汗。
那是厉艳玲加入兴业的第三个年头,那年,她24岁。
1998年6月,22岁的厉艳玲加入兴业。几天后的一次会议上,她得知公司客户越来越多,而业务员紧缺。那时公司业务遍布各地,业务员都是男同事,除维护客户外,还负责送货、收款等工作。出差条件艰苦,坐上车就走、跟个车就来,风餐露宿、风雨兼程,是工作的常态。
那个晚上,厉艳玲想了一宿。第二天她鼓足勇气,敲开了时任业务部经理王建国办公室的门:“王总,让我干业务员试试吧?”看着面前这个一说话就脸红的小姑娘,王总没有拒绝:“哪能干干试试,要干就得干得漂亮,等干好了,我给你成立一个‘女子突击队’……”第二天,厉艳玲便坐上了去往高密的车,成为18成年人网站第一位女业务员。第一个月便在外出差达23天,很快适应了高强度的工作节奏。
厉艳玲负责的是临沂、高密、诸城、五莲四个县市的外销联系点,凌晨出发、深夜回来,艰辛和苦涩不言而喻,而她记得最多的,还是工作中的甜和暖、笑和真。
有一次深夜出发送货,宿舍院里的大铁门还没开,只好翻墙出去。“女孩子嘛,翻墙没有经验,人出去了,鞋没出去,到处找小木棍想把鞋挑出来。货车司机左等右等不见人,也过来帮忙,两人忙活了半天才把鞋弄出来。”厉艳玲说着笑着,眼睛里闪耀着青春的光芒,“自那之后我就有经验了,再翻墙时,先把鞋扔出去……”
还有一次她辗转高密、五莲等地,业务办完后天快黑了,没有直达日照的客车。第二天还有送货任务,当晚无论如何都要赶回公司,于是站在路边,见车就拦,顺路就上,好不容易到了三庄。由于天太晚,实在搭不着车,她想办法给公司打了求助电话,领导二话没说,赶紧安排车辆去接。“刚见到来接我的同事时,好想哭啊,说不害怕是假的!”晚上十点半,他们回到公司,领导早早安排好了四菜一汤摆在桌上,等着他们回来。说到这里,厉艳玲哽咽了,桌上的“四菜一汤”在她看来,承载着家人满满的疼爱和关怀。
认真、能干、吃苦、不服输,入职24年来,厉艳玲岗位在变,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却始终如初。这些闪亮的品格,与她6年业务员经历息息相关。她说,感谢当年那个勇敢的自己,更感恩有兴业这个大家庭作后盾,她才有勇气不断前行,超越自己。